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對此,我們在整理中國車市月度銷量變化時,會有很深刻的感受。以2025年5月的轎車銷量前20強名單為例,體現出的不僅僅是車型排名的更迭,更是一份關于消費分級時代加速到來的宣言書。
在這場裂變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消費分級催生的三大定律:微型車市場正從交通工具進化為生活配件,極致成本控制與個性表達的平衡成為生死線;主流家用車市場被混動技術重塑價值尺度,饋電油耗取代百公里加速成為核心參數;而高端市場經歷著從身份象征到科技載體的蛻變,生態(tài)協同能力比馬力數據更具溢價能力。
A00級市場:經濟型小車的崛起與優(yōu)勢
在2025年5月的國內車市中,A00級車型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A00級市場總計批發(fā)銷量為16.4萬輛,同比增長100%,環(huán)比增長6%,占純電動市場22%的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7個百分點。在廣大的三、四線及農村等下沉市場,A00級代步車的需求廣泛,消費者在選擇A00級車型時,普遍看重性價比和實用性。
5月的國內車市批售銷量前20車型中,有三款A00級車入榜,分別是宏光MINI EV、長安Lumin和熊貓mini。
宏光MINI EV以28732輛的月度銷量成績位居A00級市場銷量榜榜首。自2020年上市以來,宏光MINI EV便成為一款現象級車型,月銷量曾持續(xù)突破過5萬輛。這款車的成功得益于精準的市場定位,很好的滿足了下沉市場消費者對低價、實用代步車的需求。當然,隨著市場競爭的持續(xù)加劇,宏光MINI EV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不斷出現的競品車型,在續(xù)航、配置等方面對其形成圍剿之勢,好在,宏光MINI EV通過多次產品升級,也在持續(xù)提升著產品競爭力,當前的市場地位依舊牢固。
長安Lumin是宏光MINI EV的主要競爭對手,5月長安Lumin售出了18120輛,位居細分市場第二名。長安Lumin在外觀設計上更加時尚,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在配置方面,改車型也在不斷優(yōu)化,提升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但在品牌知名度上,與宏光MINI EV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市場推廣方面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熊貓mini銷量5月交出了17155輛的月銷成績,排名細分市場第三名。熊貓mini的性價比優(yōu)勢也比較明顯,同時在續(xù)航和配置上也能滿足日常需求,上市后,也迅速就躋身到了細分市場上的頭部陣營。
A0級市場:自主純電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消費者對A0級車型的需求,也在發(fā)生顯著變化。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行需求的多樣化,比如說,不少目標用戶對A0級車型的續(xù)航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費者希望A0級車型在滿足日常通勤需求之外,偶爾也能承擔起短途旅行代步工具的只能。
此外,智能化配置也已經成為細分市場上被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在當前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程度的期望越來越高,A0級車型如果能夠配備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互聯系統等,將極大地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5月國內車市批售銷量前20車型中,有四款A0級產品,分別是海鷗、星愿、海豚和五菱繽果。
海鷗以超6萬輛的月銷量,位居A0級市場的銷量榜首,同時也是整個轎車市場的月度銷量王。較低的售價就能夠擁有一款配備了ACC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電動小車,是當前海鷗車型的主要賣點。同時海鷗的外觀設計獨特,對不少年輕消費者而言,時尚感這塊兒,也算是輕松拿捏。
吉利星愿月銷38962輛,是細分市場的銷量亞軍。吉利星愿自上市以來,銷量表現一直是可圈可點。這款車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其越級的產品力,吉利星愿車長超四米一,軸距超兩米六,是同級別中不折不扣的大身材,而且內部空間也相當有優(yōu)勢。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吉利星愿引入了Flyme Auto車機系統,在A0級車型中,這樣的配置可以說是相當“卷”了,而這些都是星愿車型銷量持續(xù)走高的關鍵原因。
海豚5月表現也不錯,月銷超1.8萬輛。作為比亞迪在A0級純電市場上投放的元老級車型,海豚依托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品牌聲譽,很早就積累起來了雄厚的用戶基礎,近期雖然競爭對手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但在性價比方面持續(xù)進化的海豚,還是能否穩(wěn)定的交出自己的市場貢獻,多年來一直都是比亞迪在小型電動車市場上的拳頭產品。
五菱繽果5月售車1.45萬輛。五菱繽果外觀設計討喜,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再加上親民的價格和實用的配置,引了不少女性消費者。此外,在續(xù)航方面,五菱繽果提供了多種選擇,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A級市場:新能源與傳統燃油的博弈
5月的國內A級轎車市場上,新能源產品表現強勁,對傳統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有力的沖擊。但與此同時,通過降價促銷等手段,傳統燃油車的基本市場盤依舊穩(wěn)定,未來一段時間內,新舊勢力的碰撞,仍會是細分市場上的核心話題。
在5月國內車市批售銷量前20車型中,A級市場有多款車型表現突出。
軒逸29736輛月銷成績的背后,是日產經銷商關于“軒逸e-POWER版本優(yōu)惠3萬仍難走量”的無奈嘆息。而這一現象暴露出的依舊是合資車企技術路線的認知困境——當消費者意識到所謂的混動系統仍是“油為主電為輔”,而非純電驅動的邏輯后,技術代差便成了銷量的鴻溝。
朗逸也交出了接近2.7萬輛的月銷成績單,但這也很像一曲燃油時代的悲歌,目前,主流的合資燃油家轎產品,不僅要面對自主新能源家轎帶來的市場沖擊,還要被不少配置更高、價格更低的自主油車蠶食基盤,這時候,大眾能還出的口號也就只剩下“德系品質”了,這不過,在當前的國內競爭環(huán)境下,這個口號喊起來也只會越來越蒼白??启斊澮?3326輛銷量數據闖入5月轎車銷量前20,則成為美系陣營凋零的真實寫照,靠大幅度的終端優(yōu)惠清庫存,暴露出的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缺乏本土化混動技術的合資品牌,正在被加速驅逐出主流家轎戰(zhàn)場。
自主陣營中,秦PLUS 5月售車21052輛。第五代DM插混系統不僅擊穿了混動的技術門檻,更重構了消費者對經濟性的認知體系,再加上智能化配置持續(xù)提升,售價的不斷下探,保障了比亞迪在持續(xù)推新的同時,旗下的主力車型市場表現依舊能持久不衰。
逸動與艾瑞澤8當前的表現,則更像是撕開了合資鐵幕的最后缺口,在傳統的油車賽道上,不少主流合資家轎也被自主產品打敗了。豐富的配置、全新的節(jié)油技術等,是自主燃油家轎能夠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自主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技術自信,贏得終端競爭。
B級市場:市場“權力”的爭奪也很激烈
當前的國內B級轎車市場,呈現出的也是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激烈競爭的整體態(tài)勢。新能源車在B級市場的份額正在逐步擴大,傳統燃油車憑借多年來積累的品牌優(yōu)勢和消費者信任,也沒那么容易被打敗。
秦L以25343輛的銷量成績,位居5月B級市場的前列,其成功得益于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和出色的性價比。搭載第五代DM技術,使其油耗降至每百公里僅2.9L,綜合續(xù)航更是突破了2000公里。在價格方面,起售價不足10萬元,在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吸引了注重經濟性的消費者。秦L在配置上也有亮點,配備了豐富的駕駛輔助系統和舒適的內飾,顯著提升了消費者的駕乘體驗。
特斯拉Model 3同樣表現亮眼,5月銷量為22135輛。特斯拉Model 3以其技術優(yōu)勢和輔助駕駛系統受到消費者關注,電池技術先進,續(xù)航里程長,在輔助駕駛方面,也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和技術水平,再加上很有辨識度的時尚外觀設計,讓這款車吸引到了大量國內年輕消費者。
凱美瑞5月銷量為15692輛,在細分市場上排名第三。凱美瑞以可靠性和燃油經濟性著稱,一直是國內B級轎車市場的熱門車型。凱美瑞的優(yōu)勢在于穩(wěn)定的質量和較低的維修保養(yǎng)成本,對于家庭用戶來說,是一款非常實用的車型。在外觀設計上,新款凱美瑞也更好的融合了時尚與穩(wěn)重的元素,內飾采用了更多高品質的材料,營造出更加舒適的駕乘環(huán)境。在動力系統方面,凱美瑞提供了多種選擇,包括燃油版和混動版,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寶馬3系作為豪華B級車的代表,5月銷量也突破了萬輛大關。操控性能和豪華形象,是寶馬3系吸引了國內消費者的關鍵。寶馬3系的發(fā)動機與變速箱匹配度高,動力輸出線性,轉向精準,讓駕駛者能夠感受到純粹的駕駛樂趣。此外,在內飾方面,配備了大尺寸的中控屏幕和全液晶儀表盤的寶馬3系,營造出了不錯的內飾科技感,再加上駕駛輔助系統的加持,寶馬3系確實越來越能迎合時下年輕用戶的消費偏好了。
帕薩特5月銷量為14965輛。作為一款經典的B級燃油車,帕薩特憑借強大的品牌效應和良好的口碑,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的市場輸出。大氣穩(wěn)重的外觀設計,精細的內飾做工,寬敞舒適的空間以及充沛的動力和穩(wěn)定操控性能,是德系B級車此前在國內圈粉的關鍵?,F階段,在保持此前優(yōu)勢項的同時,為了保住市場份,帕薩特也在不斷升級改進,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如優(yōu)化配置(新款車型增加了不少智能科技配置)等,以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用車需求。
C級市場:高端市場的新勢力崛起
國內的C級車市場正呈現出傳統豪華品牌與國產新能源車型分庭抗禮的格局。消費者在C級市場的消費特征和需求,已經發(fā)生顯著變化。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對車輛的品質、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車輛的舒適性和豪華感也有了更高的期望。
小米SU7的突襲讓C級車市場天翻地覆。28,013輛的單月銷量,不僅讓小米SU7沖進轎車月度銷量總榜的第5名,更預示著小米汽車“車控智能家居”的生態(tài)化體驗對豪華的新定義,越來越深入人心。
C級車市場原本是傳統豪車品牌的核心市場陣地,但現在也已經被自主新能源品牌攻陷,當傳統豪華品牌還在炫耀真皮座椅的縫線密度、還在強調機械素質更成熟時,小米SU7用場景化的用車體驗,逐步完成了對豪車市場格局的致命打擊,全行業(yè)都在目睹著科技體驗對傳統豪華的沉浸式顛覆。
不得不說,即便BBA為代表的強勢傳統豪車品牌都在割肉求生,也已經擋不住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野蠻沖撞了。這場顛覆的本質,是汽車科技平權運動對車市百年等級制度的重構。國內高端車市場正在經歷從“機械藝術品”到“智能終端”的基因突變,那些仍執(zhí)著于牛皮鞣制工藝的品牌應該也已經有所差距,決定勝負的早已不是內飾的縫線精度,而是代碼的優(yōu)雅程度;不是發(fā)動機的聲浪質感,而是數據流的吞吐效率。小米用智能手機時代的生態(tài)打法,在汽車領域正在復現降維打擊的奇跡。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也不得不說,面對越來越慘烈的競爭環(huán)境,傳統豪華品牌如奧迪、寶馬、奔馳等,也都在積極應對國產新能源的沖擊,一方面是持續(xù)升級傳統燃油車產品,提升產品的品質和配置,以保持現有客戶群體;另一方面,主流豪車品牌也在加速電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研發(fā)和合作。未來的國內C級市場,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市場競爭的推動下,國產新能源車型與傳統豪華品牌的競爭,預計會更加白熱化。
小結:當前的國內汽車市場上,電動化、智能化的發(fā)展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傳統燃油車企業(yè)想要繼續(xù)堅守陣地,加速尋求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對于車企而言,未來需要加大研發(fā)投入,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以滿足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續(xù)航、充電、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技術等關鍵領域,要有持續(xù)優(yōu)化產品結構的能力,根據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推出多樣化的車型,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上一篇:比亞迪方程豹要發(fā)獵裝車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