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三包新規(guī)10月實施廠商壓力增大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7月24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隨著近期相關配套措施的陸續(xù)出臺,即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汽車三包新規(guī)正在牽動相關各方的神經。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信息和爭議處理技術咨詢人管理辦法》,并批準公布了《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與三包憑證》等186項國家標準。
此前,國家質檢總局于今年1月15日正式公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即業(yè)內俗稱的“包修、包換、包退”的汽車三包新規(guī)。在此之前,該政策的起草時間接近10年、草案公布征求意見則接近7年。
對于該政策的實施,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一位負責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這肯定會對相關汽車廠商產生影響。
而多家汽車上市公司在接受采訪時也承認,該政策的正式實施將對公司經營產生壓力,但同時也是動力,至于具體的影響程度,則還有待評估。
齊魯證券汽車行業(yè)分析師白宇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正式發(fā)布的“三包新規(guī)”具體條款明顯增加了供給方的責任。此次政策中額外規(guī)定了維修時間較長的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備用車或交通補償,但目前大多數車企或經銷商不能提供這方面的服務,因此如嚴格執(zhí)行將對經銷商提出更高的要求。
白宇認為,“三包”政策對整車產品的質量、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直觀上看,該政策的出臺將在短期內明顯利好在產品可靠性方面更加具有優(yōu)勢的企業(yè);另一方面,對于可靠性基本處于同一檔次、短期很難發(fā)生質的改變的企業(yè),誰能更好地提升“三包”服務的水平,誰就將處于更好的競爭地位,增加自身的市場份額。
東北證券(000686,股吧)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劉立喜則認為,該政策出臺實施的意義可能更大程度上是為生產商、經銷商及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博弈的平臺,可能會對自主品牌更有利,但不會因此對整個產業(yè)格局形成大的影響。
而從實際情況看,相關汽車企業(yè)已經在提前進行相應的調整。如北汽在去年率先實施三包政策之后又于今年5月再度提升其三包政策,其中“三包”有效期為2年或5萬公里,與國家版“三包”標準一致;長安馬自達則于7月1日宣布率先實施汽車“新三包”,從而成為國內首個實施汽車“新三包”的合資車企。
[責任編輯:sasa]
發(fā)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