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jīng)濟新聞》報道稱,德國大眾已經(jīng)為轉變?yōu)榧冸妱悠?EV)企業(yè)而踩下油門。當?shù)貢r間11月16日,該公司發(fā)布了在截至2023年的5年里向純電動汽車等電動化領域投資300億歐元的計劃。此外,還將啟動電池的自主生產,到2025年前將歐洲產量的2成轉為純電動汽車。大眾的賭注能否成功呢?
在沃爾夫斯堡的總部召開的記者會上,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斷言稱,“將使大眾成為電動交通的首位”。他還表示,“大眾將站在顛覆者的一邊,而不是被顛覆”。
2019~2023年大眾將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數(shù)字化3個領域投資440億歐元,其中電動化約占2/3。此前對3個領域的投資計劃為5年里投資340億歐元,而新的計劃將每年平均額增加約3成。
這一計劃還不包含并非合并對象的中國。大眾16日還宣布,在中國,2019年向電動化等領域投資40億歐元。到2020年將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和可充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
在德國,除了自2019年起量產純電動汽車的東部茨維考(Zwickau)工廠之外,2022年還將把德國北部的埃姆登(Emden)工廠改為純電動汽車專用工廠。在商用車領域,大眾將在漢諾威工廠生產“Wagen Bus”的現(xiàn)代版“I.D.BUZZ”。迪斯表示,“到2025年歐洲產量的17-20%將變?yōu)榧冸妱悠嚒薄?/p>
埃姆登和漢諾威轉向純電動汽車,在負責有發(fā)展?jié)摿Φ募冸妱悠嚿a的另一方面,與工人代表針對通過人員自然減少來降低人工費的“交易”達成協(xié)議。在埃姆登生產的中型車“帕薩特”將轉移至捷克的工廠,在整體上降低成本。
長期以來表示“將討論可行性”的電池自主生產方面也采取了行動。雖然并未作出最終決定,但據(jù)悉很可能與韓國能源企業(yè)SK Innovation(SK創(chuàng)新)合資生產電池單元。
迪斯表示,“到2023年需要每年150吉瓦時的電池容量,但現(xiàn)在歐洲的產能僅為20吉瓦時”,強調了穩(wěn)定采購的必要性。
為了應對環(huán)保政策,無疑需要發(fā)展純電動汽車,但消費者是否接受呢?迪斯對這個問題回答稱,“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份額仍很小,但在今后2年將顯著改變。消費者將越來越難以拒絕純電動汽車”。
2019年啟動量產的大眾新一代純電動汽車“I.D.”系列充滿電的續(xù)航距離最大為550公里,價格與現(xiàn)在的柴油車為相同水平。大眾將在集團整體采用被稱為“MEB”的純電動汽車專用底盤,追求規(guī)模效益。
大眾的新計劃與德國戴姆勒、日產-法國雷諾-三菱汽車聯(lián)盟等積極發(fā)展純電動汽車的其他公司相比也很突出。在傳統(tǒng)汽車領域爭奪世界第一的豐田認為,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和電池劣化等課題尚未解決,對純電動汽車持慎重態(tài)度。大眾對純電動汽車的押注也存在很大風險,但或將對其他競爭企業(yè)的戰(zhàn)略產生影響。
上一篇:大眾在華累計銷量突破3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