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限牌政策試行1年 環(huán)比銳減14萬輛新車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6月28日 字體大小:【
大 中 小】
在廣州限牌新政試行期本月底即將屆滿之時,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曬出了限牌新政試行1年來的成績單。數據顯示,限牌政策試行1年,廣州新車上牌環(huán)比上一年同期銳減14.1萬輛,帶動中心城區(qū)交通運行惡化情況明顯放緩。交通部門認為,此舉將廣州中心區(qū)道路出現常態(tài)化、大面積交通擁堵的時間向后推移了3年以上。這是記者昨天從廣州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得的消息。
根據公布的數據,廣州自2012年7月1日起試行一年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試行期增量指標12萬,以1:5:4的比例按照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搖號、普通車搖號、普通車競價三種方式分配。具體指標配置工作自2012年8月開始,截至2013年5月底,已完成10期增量指標配置,累計配置中小客車指標133586個,包括增量指標104574個、更新指標22544個、其他指標6468個。其中,增量指標配置量占試行期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的87.1%,含節(jié)能與新能源車指標1233個、普通車搖號指標61023個、普通車競價指標42318個。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廣州試行限牌政策1年來,全市共實現車牌指標競價收入48646萬元。
在車輛登記方面,數據顯示,自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共11個月期間,全市中小客車保有量增長量為8.1萬輛(2012年6月底保有量169.4萬輛,2013年5月底保有量177.5萬輛),月均增長約7364輛;與此對應的是,2012年上半年(調控前)我市中小客車增量12.1萬輛,月均增長約2萬輛。對比計算,廣州試行中小客車指標總量調控政策11個月以來,中小客車的增長幅度減緩了63%,累計調控了約14.1萬輛中小客車的增量,基本實現了中小客車合理、有序的增長。
市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分析指出,廣州交通運行情況惡化的趨勢明顯放緩,其中調控后的城市路網日平均速度和晚高峰平均速度的降幅比調控前減緩了61%(日平均速度在調控前半年下降了4.97%、調控后半年下降了1.93%;晚高峰平均速度在調控前半年下降了5.36%、調控后半年下降了2.11%)。
[責任編輯:sasa]
發(fā)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