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者:這些買車經驗不靠譜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9月14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在這個私家車大規(guī)模普及的年代,人們的買車觀念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再追求四平八穩(wěn)的“轎子車”,多元化、個性化融入了消費者的買車觀。但是,觀念變了,各種來源不明的買車傳聞也開始多了起來。
流言1:要省油還得買手動擋
“雖然自動擋方便好開,但是要想省油,還得買手動擋的車子?!?
◆解析
手動擋的車子比自動擋的車子省油,果真如此么?如果這句話放在10年前應該是成立的,因為傳統(tǒng)的自動變速器傳遞引擎動力采用的是液力耦合器,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液力耦合器的泵輪和渦輪組成一個可使液體循環(huán)流動的密閉工作腔,泵輪裝在輸入軸上,渦輪裝在輸出軸上。引擎的動力帶動輸入軸旋轉時,液體被離心式泵輪甩出。這種高速液體進入渦輪后即推動渦輪旋轉,將從泵輪獲得的能量傳遞給輸出軸。最后液體返回泵輪,形成周而復始的流動。液力耦合器輸入軸與輸出軸間靠液體聯系,工作構件間不存在剛性連接,因此動力在傳遞過程中損耗較大,輸出扭矩小于輸入扭矩。相比之下,手動變速器的動力傳遞則完全是硬連接的,幾乎不存在動力的流失,因此,手動變速器比傳統(tǒng)自動變速器省油也是不難理解的。但請注意,這里作為比較的是傳統(tǒng)的自動變速器。
但這近10年來,自動變速器的技術進步迅速,不僅傳統(tǒng)自動變速器動力流失的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甚至還誕生出很多不同工作原理的自動變速裝置。比如CVT無級變速器,采用液力變矩器和金屬傳動帶傳遞動力的CVT變速器可以在相當寬的范圍內實現無級變速,從而獲得傳動系與發(fā)動機工況的最佳匹配,燃油經濟性非常優(yōu)異。而時下流行的雙離合變速器,由于動力傳遞和手動擋一樣同樣采用硬連接,因此也具有非常高的燃油經濟性。實際上,根據企業(yè)和工信部的油耗測算,采用CVT和雙離合變速器的車型相比同款式型號的手動擋車型大多來得更加省油。所以目前來說,要想省油手動擋絕非唯一選擇。
流言2:運動型輪胎可提升車輛動力
“采用大口徑運動型輪轂輪胎的車型,動力性能會比普通款式的車型更強?!?
◆解析
這是個典型的以訛傳訛的流言?;蛟S,一開始某些車型的宣傳會著重強調自己配備的大口徑高性能輪胎,并宣稱這些輪胎將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然而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一些駕駛者們就誤將更好的駕駛體驗理解為更好的動力性能,這也不奇怪,也許對于很多駕駛者來說,強勁的動力是最能夠帶來樂趣的了。但事實上,大口徑高性能輪胎不僅不可能提升車輛的動力性能,恰恰相反,它們反而會影響車輛動力的發(fā)揮。
運動型輪胎,往往偏向低扁平比以及大口徑,相對同樣外徑的普通輪胎,這意味著運動型輪胎的寬度更大,低扁平比意味著車輛在過彎時輪胎的變形量減小,側傾自然得到抑制,而更大的輪胎寬度則意味著輪胎的接地面積更大,抓地力也就更強。這提升了車輛行駛時的操縱感和穩(wěn)定性,但對于動力表現卻是個壞消息,因為輪胎變寬意味著輪胎的輪動阻力加大,而常用于舒適性輪胎的橡膠材料節(jié)能技術也很少采用在運動型輪胎上,這加劇了運動型輪胎的滾動阻力。滾動阻力增加,以及大口徑輪胎輪轂造成的車輛簧下質量的提升,顯而易見對車輛的動力發(fā)揮都是有負作用的。
流言3:渦輪增壓車型一般人養(yǎng)不起
“渦輪增壓車雖然跑得快,但是渦輪增壓器太難養(yǎng),開不了幾萬公里就要換,價格更是貴,不是我們一般人能養(yǎng)得起的!”
◆解析
渦輪增壓引擎擁有比起同排量引擎強大得多的動力輸出,它通過提高進入燃燒室的空氣質量讓汽油燃燒更充分,從而提高輸出功率。發(fā)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后,功率和扭矩輸出明顯增大,目前主流的1.4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便具有2.0L自然吸氣引擎的動力表現,而2.0L的渦輪增壓引擎更是具有3.0L級別自然引擎的性能實力。難能可貴的是,動力雖然大幅提升,但是耗油量卻并不比同排量自然吸氣引擎增加很多。但是,很多消費者卻有一個觀念,他們認為帶渦輪增壓器的發(fā)動機耐用程度不如傳統(tǒng)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且維修保養(yǎng)費用高昂。
先說說渦輪增壓引擎的耐用度,其實渦輪增壓車型第一次在國內市場亮相時,便已宣稱渦輪增壓器和引擎同壽命了,那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車子開到報廢你也不用擔心渦輪增壓器會壞。如果說起初因為技術不夠完善,包括對國內環(huán)境和駕駛習慣了解不夠而導致故障率稍高外,隨著幾代引擎的進化,現在的渦輪增壓引擎不僅僅是與引擎同壽命,并且在日常使用上更無任何顧忌,比如以前常說的渦輪增壓車停車之后要怠速運行一分鐘以上以冷卻渦輪轉子的說法,現在已經完全沒必要了。至于保養(yǎng)費用,由于現代的渦輪增壓器無需任何額外的日常維護,自然也就無需額外的花費。只是由于渦輪增壓引擎和非渦輪增壓引擎在某些保養(yǎng)耗材方面,例如機油的價格存在差異,所以總體而言會貴一些,以大眾車型為例,相比普通車型,渦輪增壓車型的定期保養(yǎng)費用最多也就是貴一倍左右,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
流言4:講究駕駛樂趣得選后驅車
“后輪驅動是運動轎車的重要基因,所以真講究駕駛樂趣還得選后驅車?!?
◆解析
按照某些企業(yè),尤其是豪華品牌的產品宣傳,前置引擎后輪驅動的車型由于具有全車更平均的前后配重,因此將能獲得最佳的行駛動態(tài)表現。配重好的車子穩(wěn)定性更佳,這話并不假,但這并無法說明前輪驅動的車型就不能有理想的動態(tài)表現。很明顯,諸如奧迪、斯巴魯和謳歌之類以前輪驅動作為產品基本架構的汽車品牌,在運動性能方面從來不在后驅車之后,即使動力提升到200匹以上,前輪驅動的車身結構也能很好的駕馭。
退一步說,就算后輪驅動車能做出更漂亮的出彎姿態(tài)或是諸如此類的高難度動作,但問題是作為普通駕駛者,它適合你么?前驅、后驅在性能上最大的差異表現在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上,前驅車較容易發(fā)生轉向不足,而后驅車則容易產生轉向過度。當前驅車轉向不足導致車頭向外偏離預定的路線時,對于普通駕駛者來說,只須適度收油門并修正方向盤,就能恢復對車輛的控制。而后驅車的轉向過度則相當危險,一旦出現失控需要駕駛者反打方向盤挽救,不僅反打方向盤的角度和速度都很有講究,有時候還得配合一定的油門,但有幾個未經專門訓練的駕駛者能夠做到這些?
流言5:SUV比轎車更安全
“SUV車子又高又重車子結實,相比轎車會更加安全?!?
◆解析
SUV人高馬大,給人的感覺就結實,想必在發(fā)生事故時比較占便宜吧?其實這話有對的地方,SUV由于體積較大,而且相對轎車在車身上做了比較多的結構強化,所以重量也相對轎車更重,加上SUV車型保險杠的位置比較高,如果與轎車相撞,保險杠往往會把轎車的引擎蓋擠壓得非??鋸?,造成一種很強勢的感覺。當然,如果在和一般的轎車正面碰撞的事故中,SUV憑借著更大的質量以及較高的撞擊點,占據了優(yōu)勢地位。
只是不要忘記了,除了車輛之間的碰撞,還有另一種情況叫做單車事故,實際上,根據保險公司的統(tǒng)計,所有事故中單車事故占到近50%的比重,而新司機的單車事故出險率更是占全部事故的80%以上。而單車事故中車輛的失控遇險又占到相當的比例,此時,SUV的安全問題就開始暴露了。SUV由于車身重且重心高,在高速過彎或者進行緊急變線時,容易發(fā)生劇烈的重心轉移,相比轎車,發(fā)生失控甚至側翻的可能性要大很多。所以,一些高級的SUV車型會裝備專門的防翻覆穩(wěn)定系統(tǒng),但這也僅僅能夠一定程度的降低SUV失控的概率,畢竟高重心帶來的可控性變差是無法改變的現狀。
流言6:安全不安全,看碰撞測試幾顆星
“想要知道哪款車安全,看看碰撞測試的成績就知道了,星星越多的越安全,不放心國內的碰撞測試,你也可以上國外的碰撞測試網站去查查?!?
◆解析
其實這個觀念真不算十分錯,原本各種碰撞測試就是用來考核車輛的被動安全性能的嘛。但這種碰撞測試又具有極大的局限性,也包括一定的誤導成分。最淺顯的道理就是,如果用一款質量不夠一噸的緊湊型小轎車,即使它能夠獲得碰撞測試中的最高得分,去撞擊一輛重量兩噸、身高馬大的豪華大轎車,即使在碰撞測試中它位居末流,我想這種雞蛋碰石頭的結果如何大家也能想見。所以,碰撞測試的成績只能表明,一款車在測試的幾個項目中,于同級別車型中所具有的防護水平。但如果是跨級別車型發(fā)生碰撞的話,這些碰撞成績完全不具有參考性。所以,如果真想追求安全性能,在關注碰撞測試成績的同時,盡可能買更大更重的車型吧,物理定律決定了它們將在多車事故中對乘員具有更好的防護水平。
[責任編輯:sasa]
發(fā)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