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我,韓泰是否因為3·15獲得了機會?其實沒有。當然也有生產廠家在錦湖停止供貨后希望讓我們供,但我們每年的生產都是按既定的產量來規(guī)劃的,無法滿足即時增加的訂單。” 權赫振坦言。
反而使韓泰穩(wěn)重有升的品牌形象受到牽連。在錦湖返煉膠事件以后,記者也試圖了解各個企業(yè)使用返煉膠的情況,但當時包括米其林在內的輪胎廠家,沒有一家能說得清楚。使用返煉膠是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只是在關鍵的時候,誰都不愿意將自己與錦湖事件牽連到一起。
然而韓泰就沒有那么幸運開脫,由于同屬韓系輪胎,加之英文名比較相近,“市場上有很多消費者韓泰和錦湖根本分不清楚,” 權赫振顯得有些無奈。
也正是因為此,權赫振透露,“在3·15以后,韓泰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并對整個公司和部門進行了檢查。與此同時,脫離第二陣營,往高端走的愿望也比以前更加強烈了?!?
事實上在3·15以后,無論是整車廠還是消費者對輪胎品牌更加重視了,甚至一些廠家寧愿價格更高也要選擇品牌更好的產品,一些高端品牌也正趁勢進入廠家的配套體系。“這是輪胎企業(yè)重新分配業(yè)務,重新排座的時候了。”陳文凱說。
在銷量上,韓泰也在國內排名很前,權赫振透露目前韓泰高層主要關注的是“左手提升品質和品牌,右手提升市場占有率,”總體的希望是在一段時間內,兩者都同時上升。
而對于目前品牌形象排名第四的情形,權赫振透露,未來五年要擠進第一陣營,長期計劃是公眾對韓泰品牌的印象要達到第一位。
不過有業(yè)界人士提醒,從低往高走,韓泰要塑造高端品牌的道路還很艱難曲折,在此之前首要的是要將工藝提高,做到高端品牌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