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是中國車市騰達的一年,也是汽車經銷商集團多品牌發(fā)展最為迅猛的一年,四川車市亦是如此。在過去的一年里,建國、置信、港宏、啟陽、申蓉、先鋒等汽車集團都新增了汽車品牌,一些單一品牌4S店也開始向多品牌發(fā)展。
|
隱憂
三大隱憂困擾多品牌
在汽車集團爭相拿品牌的同時,車市卻出現(xiàn)了另外一種現(xiàn)象:經銷商庫存嚴重、單車利潤低、資金壓力大。“城里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一位業(yè)內人士套用《圍城》里面的話笑著說。而與此同時,車市上還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有人認為多品牌有助于汽車集團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的抗風險能力;還有人則認為,在看到多品牌利好一面的同時,也有潛在的隱憂。而這些隱憂主要來自銀根緊縮對車商資金鏈條的影響、新增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以及廠家的強勢地位。
隱憂一 銀根緊縮
“已經有金融公司停止了跟廠家和經銷商的按揭購車合作,這對廠家和經銷商開展的按揭購車有很大影響。”一位知情人士說,這其實受銀根緊縮的影響。但他認為,相對于按揭購車來說,銀根緊縮對其帶來的影響還不是很大,但這已經傳出了一個信號,金融公司已經采取措施規(guī)避市場風險。該人士認為,銀根緊縮對那些依靠銀行貸款的多品牌汽車經銷商來說影響就會很大,因為品牌越多,戰(zhàn)線就越長,資金壓力大。如果某一品牌的資金流出了問題,整個汽車集團的資金鏈條就會受到牽連。
隱憂二 新拿品牌競爭力弱
經銷商所拿的汽車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弱也是一大隱憂?!拔覀內ツ昃蜎]有新增汽車品牌,而看上去很好的品牌實際上也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樣掙錢?!币患?S店的老總介紹說,他們集團實際上早就意識到了汽車集團多品牌所面臨的一些潛在風險,并對品牌代理進行了嚴格控制。“一個品牌是否值得拿下,首先要看這個品牌在現(xiàn)有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位老總舉例說,有些品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很弱;有的品牌在四川擴建的網(wǎng)絡已經非常廣,在成都就有六七家,這樣一來,經銷商的利潤實際上是非常薄的,拿這樣的品牌就沒有實際意義。
隱憂三 廠家的強勢地位
汽車經銷商多拿品牌的目的除了增強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外,還有一個意圖就是對抗廠家,但從掌控的話語權來看,廠家還是處于主導地位,靠某品牌做大的經銷商,最后還是面臨新車型被分開銷售的窘境。在博弈過程中,是一場較量與反較量的斗爭,但從很多個案來看,廠家往往是分而治之,這也是廠家進行網(wǎng)絡渠道擴張的重要原因,而在同一個地區(qū)一個品牌出現(xiàn)六七家店的情況就不足為怪了。
據(jù)悉,一個已經拿到了某品牌的汽車集團正是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最終選擇了退出,目的也就是規(guī)避廠家的掌控,規(guī)避多品牌經營下的潛在隱憂。
現(xiàn)象
成都經銷商爭拿汽車品牌
去年,成都本地實力車商都在為鏖戰(zhàn)2008做鋪墊工作,除了擴張網(wǎng)點外,新增汽車品牌也是一個亮點。東創(chuàng)建國就曾在一天之內在全省開了斯柯達等三家4S店,日前,他們又相繼拿下了東風日產、風神、長城、一汽大眾四大品牌,目前,東創(chuàng)建國旗下代理的汽車品牌已經達到了22個,成了四川車界的“航空母艦”。按照建國的構想,他們期望在四川道路上跑的各汽車品牌,都有建國汽車的影子。
在建國進行多品牌擴張的同時,置信、港宏、啟陽、申蓉、先鋒等汽車集團也在各顯身手。最近,先鋒集團在已有的進口現(xiàn)代、長安福特兩家4S店基礎上,又在溫江建立了4S店集群,該集群包括廣本等品牌。位于南延線上的啟陽汽車雖進軍車界時間不長,但在去年也一口氣拿下了紅旗HQ3、奇瑞兩個品牌,并且還將在攀枝花、達州再開兩家東風日產4S店。
記者獲得的最新信息顯示,最近一個品牌正準備在四川擴建經銷商網(wǎng)絡,消息剛在網(wǎng)上公布,就有10多家經銷商遞交了申請書。
出路
要拿就拿優(yōu)質品牌
汽車行業(yè)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汽車集團多品牌發(fā)展是車市發(fā)展的必然,但多品牌發(fā)展也不是一個簡單問題。汽車集團應整合旗下經營的品牌資源,能共用的就共用,譬如維修、物流、備品備件中心等,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小汽車集團的運營成本。而對于銀根緊縮這樣的問題,賈新光認為,現(xiàn)在金融問題確實成了汽車集團發(fā)展的一個瓶頸,如何突破這個瓶頸,賈新光覺得汽車集團上市融資是一個很好的途經。針對汽車集團搶品牌這種現(xiàn)象,賈新光稱,在拿一個汽車品牌前,經銷商首先要從本地市場情況對所拿品牌作一個評估,最好都是優(yōu)質品牌。